“脑际通讯的读写与解码关键技术” B类先导专项 第二次季度例会
时 间: 2025年1月11日(星期六)
形式:现场会议(地点: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A503会议室)/视频会议(腾讯会议:537-148-894)
主持:梁栋
记录:
2025年1月11日(星期六)上午9:30,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A503会议室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基础与交叉前沿科研先导专项(B类)“脑际通讯的读写与解码关键技术”进展调度会。
首先,专项负责人郑海荣院士发言,他表示脑际通讯专项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大,如果能有一部分的突破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,四个项目,希望每个项目都有突破并且将成果连起来,要从每个课题每个项目的角度,全心全意去推动,特别是项目组内、项目组间多花精力合作,为后边的中期考核、最终结题一步步做好扎实的准备。
在交流汇报环节,各项目/课题负责人依次进行项目/课题进展汇报,汇报期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。项目一负责人介绍了项目一的整体工作进展,介绍了课题一是做图像解码,课题二是做情绪解码,课题三是研究脑血流信号和神经活动的关联,尤其强调了编码解码方面的相关问题,表示脑际通讯专项要做无创的信息读取,采集的是脑血流信号,项目一负责的不光是从信号中把输入的相关信息提取出来,还要获取写入的刺激序列,控制神经元。项目二负责人介绍了项目二的整体工作进展,课题一是攻关超分辨动态脑血流/功能成像新方法,超声/光声多模成像与信息读取,课题二是攻关神经电成像,捕捉神经毫秒尺度微弱活动;与超声血流成像融合验证,获取神经电成像与血流成像关系,课题三是研制声学脑功能神经成像仪器,包括柔性面阵超声换能器和千通道超声成像电子系统,并开展小动物、灵长类动物和临床实验研究。项目三负责人介绍了项目三的整体工作进展,课题一为神经活动解码提供理论模型,课题二基于超声、MR脑功能影像的具体化解决方案,课题三为实时解码应用提供设备支撑。项目四负责人介绍了项目四的整体工作进展,课题一明晰超声写入神经元活动的基础机制,课题二通过面阵控制声波相位和幅度实现自由空间中全息声场合成,用于写入操作,课题三实现动物恐惧、喜悦等情绪等的传输;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光幻视/文本的调控与写入。
交流环节结束后,郑海荣院士再次表示,时间紧张,要加快进程认真做;各个项目/课题间以及与外所需加强合作交流,落实月度例会制度;突出亮点工作,多发大文章好文章,尤其是NCS及其子刊文章;加紧技术突破,充分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,加快产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。
参 会 人 员
依托单位参会人员 |
||
郑海荣 |
院士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梁 栋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鲍 进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朱英杰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路中华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刘成波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邱维宝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刘志远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朱燕杰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李志成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王海峰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牛丽丽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李 飞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杨永峰 |
研究院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何 祎 |
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张志强 |
副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崔卓须 |
副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段静娴 |
副研究员 |
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|
合作单位参会人员(线上) |
||
杜 忆 |
研究员 |
心理研究所 |
梁智锋 |
研究员 |
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 |
杜长德 |
研究员 |
自动化研究所 |
张紫豪 |
正高级工程师 |
生物物理研究 |